首页 - 正文

国际化实验班文献分享会第二期活动圆满成功

创建时间:  2018/05/07  郁丽洁   浏览次数:   

 
5月4日下午13:00-16:00,国际化实验班文献分享会第二期活动在东区经管楼111教室如期举行。
本次文献分享会指导导师是来自经济学院的叶明确教授,到场的还有金融系曹晖老师和经济系陈强远老师。本次分享会由区欣宜、陈若愚两位同学进行文献阅读汇报,分享会采用全英文形式。
第一位汇报的是陈若愚同学,汇报的论文题目是"I’d Like to Thank the Academy, Team Spillovers, and Network Centrality",主要研究了status和team spillovers对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响。作者就这两种影响奥斯卡提名的机制提出了两个假设,并利用IMDB大样本数据对这两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陈若愚同学分享到,这次文献报告真的受益匪浅:"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讲授",想让大家明白,我自己首先要明白。我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且认真的研究了这篇文献的理论逻辑和识别技巧。在此过程中,由于还没有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有些计量方法都需要提前去了解,包括参数估计值、标准误和显著性水平。这次汇报也留下了些遗憾,因为我文献看的时间晚,所以对于网络中心性没有弄明白,也没有来得向指导老师叶老师请教。最后,陈老师的提议也让我很有兴趣,接下来我想利用中国的电影数据做一个中国奖项的分析。
 
第二位进行文献分享的同学是区欣宜,汇报的题目是"Colocation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Evidence from Million Dollar Plants"。这篇文献研究了1982年至1992年间,美国大公司在一些县设厂之后,给当地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具体来讲,用公司所拥有专利被引数的增加,来衡量知识溢出的程度。研究发现,大公司的入驻的确会在当地产生知识溢出。区欣宜分享到,这篇文献所使用的一些计量模型,很多是自己还没有学到的内容,但是在查找资料和阅读相关书籍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学的乐趣。此外,这我是第一次阅读全英文的文献,所以也通过这篇文献认识了很多新单词,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名词。同时,我也大致了解到了要如何系统地开展一项研究。
 
除了两位同学的精彩汇报之外,叶明确教授就此次分享会涉及到的内容,简要介绍了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分析方法,包括Centrality以及它的种类。曹晖老师则重点讲述了政策评估中常用的双重差分法(DID)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本次活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知识。
 
总体来说,这一期国际化实验班文献分享会非常成功,陈若愚同学与区欣宜同学的分享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希冀此后参与汇报演讲的同学可以更上一层楼,带来更加精彩的文献分享。

上一条:经济学院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条:经济学院面向2017级经管大类专业宣讲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