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谁从机会中受益,谁从机会中受损?

创建时间:  2021/05/10  费妮娅   浏览次数:   

上 海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术论坛第211期,总第420期

 

主讲题目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谁从机会中受益,谁从机会中受损?

主讲人万广华教授,复旦大学世经所所长,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主持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聂永有教授

时 间2021年5月13日(周四)下午14:00

地 点校本部东区经济学院580会议室

主 办: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报告简介:基于CGSS数据,本文度量了中国县/区一级的机会不平等,并首次估算了其对全国、中国城镇以及中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探讨了作用机制。特别地,本文首次识别了机会不平等变化的“受益者”与“受损者”。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县/区机会不平等在整个收入不均等中占比平均约为30%;随着相对收入的增加,机会不平等对主观幸福感的边际影响呈倒“U”型:机会不平等降低了中低收入以及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但会提升中高层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在相同的相对收入水平下,城镇居民受到的消极影响更大,积极影响更小。就作用机制而言,机会不平等会通过影响人们的社会信任或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幸福感。最后,随着机会不平等的恶化,能够从机会不平等上升中受益的群体越少,受损的群体越多;反之亦然。

 

报告人简介:万广华,复旦大学特聘二级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职悉尼大学、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中英文学术和智库成果数百项,多次获省部级研究奖(包括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据最新RePEc对经济学家的排名,在全球居前6%,亚洲居前3%。数次进入《世界名人录》。是最早(2006-2008年间)提出 “三农”问题需要在城市解决、2006-2008年间提出中国城市化是解决贫困和收入差距问题唯一途径、2009-2010年间提出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恶化包括中美冲突不可避免的经济学家。

 

欢迎各位老师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主讲人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学术讲座】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条:【学术讲座】院长讲座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我们能否建立一个统一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