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2020
2020年12月
一、 总体概况
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和学科建设情况
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点是在2010年由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为主申请获得批准的。从2011年9月起招收第一届学生。九年来,在金融专业教指委的有力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专职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大学的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取得了巨大进步,从一开始,本学位点即制定了科学的高标准的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注重聘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和联合指导学生,设立专门的数据库和金融实验室,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强调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初步开创了一条与学术硕士教育不同的,具有专业硕士特色的硕士培养道路。
2. 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以及基本状况
上海大学金融专硕在2020年全日制招生总数为116人,其中43%的生源来自于全国财经类排名前10的高校,推免生占整体比例的40.9%。同时,报考本专业人数逐年递增,近四年平均每年增长约23%。
在就业情况上,本专业一次就业率98.28%,其中60%以上的学生进入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核心岗位工作,据麦可思的培养质量报告:本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职业吻合度高;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73%,比全国211院校同届毕业生现状满意度高6%。
3. 研究生导师状况
在师资引育上,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优势,多措并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设立特聘岗位加大人才引进,优化师资结构,注重教师培养,激活存量。本专业导师团队50岁以下教师博士拥有率100%,高级职称占比60%。现有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曙光学者1人、青年东方学者2人等。
二、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注重坚持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五位一体”“三全育人”的理念。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2019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由本专业导师为主体的“经国济民”课程教学团队入选领航教学团队,15门课程入选“领航课程”。“大国方略”系列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创新中国”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出版《大国崛起的新政治经济学》一书,受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获得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类一等奖。
第二,注重基层党建效能提升。研究生党建与支部书记能力与素养不断提高,多次获得学校党建好项目立项和十佳研究生党支部称号;党员发展管理规范有序,每年发展党员25名左右,多名党员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党员,1名获得优秀标兵称号;形成了研究生党员“嘉”油站、骨干下茶等党建品牌。
最后,夯实思政队伍,发挥最大效能。思政队伍人员齐备,队伍稳定,并已形成老中青、专业结构多元的队伍结构;本专业项目内多名辅导员获得职业咨询师、心里咨询师等专业证书,队伍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两名辅导员获得“十佳辅导员”称号,多名辅导员在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奖。
三、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构建了“3+4+13”的课程体系,其中,“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公共外语》;“4”为《公司金融理论》、《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13”为13门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结构化融资工具、资产定价、固定收益、股权投资等传统金融研究方向课程。同时,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内外兼修、资源整合”。
2. 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专业自建之初即注重导师队伍的构建和培养,新任导师需在本学年前提出金融专硕导师申请,由经济学科学位分委员会依据《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指导教师资格与上岗规定》审议批准。校外导师按照《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办法》遴选。每年举办金融硕士导师岗前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上,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打造一流金融专硕项目提供思想保障。
首先,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理念:坚持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提示、年末有总结;针对实际需要,开展师德专题教育,解读政策文件,引导教师知准则、守底线,落实立德树人责任;学科带头人牵头推动教授全面进课堂,落实全程导师制,推动教师参与学生导师、课程思政工作。
其次,严格制度规范,强化师德师风管理:由党委书记牵头对本专业项目开展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研究,在教师聘用、考核、晋升和推优评奖工作中强化师德考核;建立重点人物谈话制度,坚持做到“海外引进人才必谈、出国回国必谈”;制定师德风险防范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师德关和政治关。
最后,弘扬优秀典型,强化言传身教作用:由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每年带领专业内学生共同走访学院离休老领导,回顾艰苦奋斗历程,弘扬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通过学生深度访谈调研,推选一批“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优秀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型互联网媒体的“经师心语”、“新生辅导员说”、“菁苑人”等栏目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光荣事迹和优秀党员教师典型,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3. 学术交流和实践训练
本专业本着“宽基厚本、扎根实践”的培养理念,在研究生培养中开展多样化的学术训练,丰富学术活动形式,针对本专业学生先后开设了“教授讲坛”、“经院workshop”、学生学术年会等一批品牌栏目和活动,学术实践氛围浓厚。
在实践训练方面,与交通银行、广发证券、宝盈证券、建设银行第五支行、上海市股权交易中心、云通数科、九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红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本专业实践基地对接实习,在实践内容上涵盖多个银行、券商和股权交易等行业与业务。要求所有参加实践的学生在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定成绩。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4. 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年度本专业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部分奖项名单见表1:
表1:金融专硕学生获奖名单(部分)
学生姓名 |
获奖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付彭会 |
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黄泰德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吴冕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朱海丹 |
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刘恒源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高家伟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张想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韩秉汝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李思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李思乐 |
“华为杯”第十七届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吴欣洋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王伟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杨莎莎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三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刘丽丽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吴卓琳 |
国家三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华鹏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杨婧宇 |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王钰茹 |
2020年“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
2020 |
国家级 |
马林丹 |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 |
国家级 |
艾敏 |
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市级金奖 |
2020 |
省部级 |
刘彦杉 |
“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商业创业竞赛金奖;“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实践大赛一等奖 |
2020 |
省部级 |
李思乐 |
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上海市金奖 |
2020 |
省部级 |
刘欣 |
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金奖 |
2020 |
市级 |
应越悦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2020 |
市级 |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1. 人才培养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以金融教指委相关规定为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并结合自身特色定位而制定的,主要包括如下具体的要求:
(1) 充分了解经典和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内涵和发展,通过专业学习形成以资产定价、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等为内容的系统性知识结构。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
(2) 在科研能力上,应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熟悉相关文献;在具备从理论上定性研究和描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处理,从中研究一般性的金融规律。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具备一定撰写外文论文及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4) 本学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当已经具备下列能够体现学术水平的条件之一:论文;专著、编著或调研报告;专报;学科竞赛及创新项目。
2. 教师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本专业目前拥有37位硕士生导师,并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还从金融、工商机构和政府部门聘请了40多位资深专业人士担任校外导师;学院同上海市金融办、上海银保监局等金融管理机构,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证交所等金融单位建有实习基地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学院还同美俄英德法日韩等国高层次院校达成合作项目,开展师生交流;学院拥有经济金融数据实验室,为师生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本年度为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的师资力量,本专业点依托学院金融专业这一国家级一流专业进一步强化和夯实师资专业化水平,引进了大量高端人才,详见表2:
表2:代表师资引进情况
姓名 |
学历 |
毕业学校 |
研究方向 |
备注 |
BO ZHANG (外籍) |
博士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金融计量 |
加入上大前为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 |
刘喜和 |
博士/博士后 |
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
货币银行 |
教授、博导 |
孙 凯 |
博士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
金融计量 |
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加入上大前为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 |
周 思 |
博士 |
英国杜伦大学 |
公司金融、 基金研究 |
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加入上大前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 |
邵文波 |
博士/博士后 |
南开大学/复旦大学 |
资产定价 |
加入上大前为上海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有四年业界经验 |
任 桂 |
博士 |
美国加州州立西北理工大学 |
金融科技 |
加入上大前为美国加州州立西北理工商学院助理教授 |
吴飞凡 |
博士/博士后 |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金融工程 |
|
3. 国际合作交流
本专业点依托学院广泛开展院际、专业间、导师间的国际合作交流,目前已与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本专业点为基础开设全英文课程,接收外国学历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本专业点有来自2个国家地区共3名在读学历留学生,同时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逐步开展了“1+1”硕士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境外办学合作单位包括有阿根廷亚丁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勃艮第学院、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公共行政经济管理学院、西班牙ESIC商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罗马尼亚国立政治研究和公共行政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方国立学院汉学系、哈萨克斯坦苏莱曼德米雷尔大学、瑞典西部大学、阿根廷罗萨里奥大学等高校。
另外,在疫情期间仍然使用各种形式开展国际间合作交流。在2020-21年间先后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等院校开展多场跨层次学术交流。同时,本专业点也注重学生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在2020-21年间,先后有4名学生参与Erasmus项目分别赴罗马尼亚学习和瑞典西部大学学习。另有一名同学参与了与荷兰海牙大学的交换项目。
五、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专业点注重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依托管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在学院层面,院系领导班子通过每周一次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两周一次的院务会、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专题讨论等平台,研究专业点的教学工作。在本专业点依托的金融系层面,通过全系大会、党支部生活、教研室教学研讨会、教授专题讨论会、青年教师交流会等平台研讨教学工作。
此外,学院落实院系领导带头授课、听课制度,学院领导每学期下本专业点听课2次以上。同时建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队伍,该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学院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及运行、专业点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工作。同时,在进行日常规工作管理的同时,该队伍能不断提升创新工作的能力,为本专业点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提升本专业学位论文质量,采用了包括多轮开题与预答辩,答辩中导师回避制度等措施。同时挑选校内外导师和金融专硕顾问委员会专家组建本专业论文质量评估委员会。在开题、中期考核以及预答辩后对相关报告或论文进行随机抽检。在2020年的盲审中,合格率达到95.90%,其中有6篇论文被评为优秀,优秀率为4.90%。
六、 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1:在查阅试卷存在加分错,没有题目细分,批改痕迹不明确,随意涂改分值未签名,成绩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对本专业点教学的重视,注重试卷归档,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对试卷归档材料完整性和试卷成绩的正确性进行核查。
存在的问题2:对部分操作性要求更高的专业课程,需配备专业实验软硬件的专业实验室,目前学院与计算机中心合作建设的实验室,大多是共用的,软硬件配备不到位。
解决方案:本专业点正在与学院协调并通过专业建设和教学建设等措施,逐步解决实验室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