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理论经济学年度报告

创建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12:04  王晓磊   浏览次数:   返回










年度

2020






高校

(公章)

名称:理论经济学

代码:   020100








2020年12月31日


一、总体概况

1.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和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2003年获设世界经济二级学科,2006年获设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2011年获设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结合国家和上海新经济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全球价值链、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经济与贸易、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组织经济与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经济、林业与农业经济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已成为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扎实基础的研究平台。成为商务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科委、商务委、工商联、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重要的咨询基地。

统计期内,共承担国家级、教育部、中央部委、上海市等省部级课题34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得正国级正面批示 5 项,正部级1 项,副部级3 项, 省部级3 项;被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采用以及相关智库登载的专报共计 82 篇,批示与采纳 40 篇;获得上海市科研和决策咨询奖;成为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全国流通30人论坛、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国际贸易学会、商务管理学会等常务理事单位,入选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国际贸易学会和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金融工程研究会理事等。

2..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基本状况

上海大学理论经济学自2011年建设以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0人,本研究生毕业生总数为15,授予学位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00%。同时专业生源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推免生占整体比例的40%

就业情况越来越好,达到100%就业率。20%学生就职于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53.3%学生入职国有企业,26.7%学生任职于民营企业。

3.研究生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

共有专任教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0%。教授3人,占21.4%,副教授8人,占57.2%,讲师3人,占21.4%。在师资引育上,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与培育计划,形成了高水平、多元化,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尤其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师风师德,积极输送他们到基层挂职锻炼,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市教委各类海外培训项目,到沃顿商学院等学府进修; 青年教师多人入选“青年东方”、上海市“曙光”、“晨光”、“浦江”等人才计划。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五大中心为平台,以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紧密联系应用经济学学科特点,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的结合,坚持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五位一体”“三全育人”的理念,实现了课程思政成体系、社会实践有亮点、意识形态牢筑防、基层党建组织见实效、思政队伍显活力的工作成效。

1.融合立德树人与教学科研,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2014年起积极参与开发“大国方略”系列课,在全国首创“课程思政”新模式并成为经典,由教育部向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建设了以《经国济民》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课程,受到了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和高度评价;2019年,顺利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15门课程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

2.关注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着力社会实践开展。

率先面向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双导师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国家级校企合作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知行杯”等科创赛事;发挥导师作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现实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专业赛事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依托五大中心平台,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建设党建领航中心、学业发展中心、生涯发展中心、新媒传播中心、素质拓展中心,构建贯通本硕博的统筹集成思政工作模式,着力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五大中心,并通过中心的枢纽辐射作用,在信息发布、讲座管理、学生活动、求职就业等方面实现线上线下意识形态全覆盖管理;建立完善三级网络机制,做好安全稳定应急工作。

4.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党建引领。

引导研究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思想引领;通过书记面对面、党支部书记沙龙等,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同庙行镇等单位的精神文明共建,拓展研究生党建阵地;通过研究生党员“嘉”油站、骨干下午茶等载体,打造研究生党建品牌;制定了《经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条例与考核制度(试行)》、日常管理“五个一”规范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则意识。

5.提升综合素养,配齐配强思政队伍。

严格按照学生人数配置思政辅导员,并依托五大中心建设,条块结合,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建立五级辅导员制度,完善思政队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各类校内外定期培训,加强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设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核心课程。

1 理论经济学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2020年)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平台课

公共平台课作为学校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公共平台课程列入培养计划,课程学分计入总学分。

公共课

0CS00002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36

2

1

必修

0CS000021

学术交流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h)

20

2

1,2

0CB000027

公共体育(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20

1

1

0CS0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18

1

2

二选一

0CS000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8

1

2

专业

基础课

2XS331001

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Professional English

40

2

4

必修

2XS331002

中级微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40

4

1

2XS331003

中级宏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40

4

2

2XS332001

经济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s

40

4

1

跨专业必修


专业

选修课

3XS332001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40

4

1

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选6门


3XS332002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0

4

2

3XS332003

新制度经济学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40

4

3

3XS332004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40

4

3

3XS332005

世界经济学

Global Economics

40

4

5

3XS332006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40

4

3

3XS33200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An Overview of China 's Socialist   Market-Orientated Economy

40

4

2

3XS332008

博弈论

Game theory

40

4

1

3XS332001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40

4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选6门


3XS332010

*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Management

40

4

2

3XS332011

人口经济学

Population Economics

40

4

2

3XS332012

环境经济学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40

4

2

3XS332013

资源经济学

Resource Economics

40

4

3

3XS332015

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40

4

2

3XS332008

博弈论

Game theory

40

4

1

学术规范与写作课

7XSL33201

学术研究规范与论文写作 2

Research   Standards and Writting 2

20

2

3

必修

跨专业选修课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跨专业选取不多于2门非本专业课程列入培养计划,课程学分计入总学分。

创新创业课

4XS332001

创新创业思维与实践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hinking and Practice

40

4

2

必修

学术研讨(Academic Seminar)

6CS000001

学术研讨课(Academic Seminar)

Academic Seminar

40

2

1

必修

补修课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由导师指定选修本科生主干课2-3门(不计入总学分)

必修环节

课程考核

5

须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

6

论文预答辩

完成学位论文后










注:* 为必修课程

本学位点以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上海大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为己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在本学科某一研究领域具备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分析解决相关实践问题,并能在学位论文及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应用和体现。

2.导师选拔培训与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专业自建之初即注重导师队伍的构建和培养,新任导师需在本学年前提出导师申请,由经济学科学位分委员会依据《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与上岗规定》审议批准。校外导师按照《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办法》遴选。每年举办硕士导师岗前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建设一流学科提供思想保障。

首先,建立“四动四不动”机制,强化师德师风责任落实:探索建立了师德师风“四动四不动”机制即价值推动、工作联动、师生互动、形式生动和宗旨信念一动不动、核心价值一动不动、责任使命一动不动、底线意识一动不动;积极发挥党委和基层教工支部作用,党委会专题研究、统筹谋划,把支部建在最活跃细胞上,支部书记全面实行双带头人,核心研究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积极发挥教师思想品德考察小组作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科研等工作融合。

其次,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理念:坚持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提示、年末有总结;针对实际需要,开展师德专题教育,解读政策文件,引导教师知准则、守底线,落实立德树人责任;学科带头人牵头推动教授全面进课堂,落实全程导师制,推动教师参与学生导师、课程思政工作。

再次,严格制度规范,强化师德师风管理:由党委书记牵头对本专业项目开展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研究,在教师聘用、考核、晋升和推优评奖工作中强化师德考核;建立重点人物谈话制度,坚持做到“海外引进人才必谈、出国回国必谈”;制定师德风险防范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师德关和政治关。

最后,弘扬优秀典型,强化言传身教作用:由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每年带领专业内学生共同走访学院离休老领导,回顾艰苦奋斗历程,弘扬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通过学生深度访谈调研,推选一批“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优秀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型互联网媒体的“经师心语”、“新生辅导员说”、“菁苑人”等栏目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光荣事迹和优秀党员教师典型,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3.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位点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完整的、系统的学术训练,通过开展课堂研讨、要求学生参加学术讨论会、搭建科研平台、开展研究工具培训和论文写作培训等多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训练。

首先,学院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开展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让课程教学上所学知识和工具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得到应用。这些课程既具有理论深度,又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培养计划上规定的学位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搭建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开展与经济学专业知识相关的实践知识培训和竞赛、展览等活动,扩大研究生视野,激发创新的兴趣,如外汇技术分析系列课程、Wind万得数据终端培训课程及认证考试等;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经贸与商务专题竞赛等高级别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最后,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视野,使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经济发展的前沿状况,我们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领导来举办学术讲座。基本上做到(除寒暑假外)每周有讲座。讲座的嘉宾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教授;也有国内中国社科院、清华、复旦、交大、人大、华东师大、南开、中财、上财的著名学者,以及众多业界高管人士。

4.研究生奖助情况

2020年研究生参加专业或学科竞赛获奖总项数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项。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理论经济学学生获奖名单

序号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人姓名

获奖等级

1

"华为杯“第17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二等奖

王治宜

国家级

2

"华为杯“第17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二等奖

黄泰德

国家级

3

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上海市金奖

杨博宇

省部级

2020年,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血液奖学金资助学生31人,共22.49万元;国家奖学金资助1学生,3万元。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规范性和可行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并结合自身特色定位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在每年招生前由学院理论经济学委员会修订、并需经由院、校两级单位批准。

在对培养目标支撑度上,构建五大机制支持培养目标:

1)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每年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由理论经济学硕士专家委员会评估和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课程质量评估机制。课程设立采取招标制,由专家委员评标。聘请第三方单位进行课程质量问卷调查、综合评价,对满意度较高的任课教师予以奖励,对于问题课程进行调整。

3)导师遴选机制。新任校内外导师需由学位分委员会和理论经济学硕士专家委员会遴选审议批准,现有导师资格需每年审定,定期举办导师岗前培训。

4)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编写完备的培养过程监督体系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对培养过程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把控。对于课程成绩、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等环节考核处于靠后的研究生,由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学业警告、延期、分流等处理。 同时,通过课堂研讨、学术讨论会、科研平台和论文写作培训等多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性学术训练。加强学位论文的全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成立了论文质量评估组,对预答辩、盲审前、答辩前、答辩后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把控,要求研究生按照盲审专家、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论文修改,并由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组进行再次评估。

在人才培养中,也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理论经济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秉承“自强不息、经世济民”的院训,将学生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贯穿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守正笃实、审慎稳健、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

2.教师队伍建设

共有专任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0%。教授3人,占20%,副教授9人,占60%,讲师3人,占20%学科点从专业特色定位和发展考虑,着力引进国内外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先后引进赫赫、张文文、朱欢等海外高校和国内名校任教或毕业的人才,形成了高水平、多元化,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尤其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师风师德,积极输送他们到基层挂职锻炼,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市教委各类海外培训项目,到沃顿商学院等学府进修; 青年教师多人入选“青年东方”、上海市“曙光”、“晨光”、“浦江”等人才计划。

3.科学研究

1)硕士发表论文情况

本学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论文3篇,其中SCISSCI论文1篇,南大核心CSSCI论文1篇,EI检索1篇,具体情况如下:

表4 2020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情况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

发表刊物名称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刊物级别

程丹丹

聂永有

Energy Economics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authoritarianism: Evidence   from

SSCI

胡敦

董有德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Goods Trade to GDP GrowthBased on Chinas Data

EI

姚林肖

詹宇波

上海经济研究

中国劳动保护强度测度—基于1994-2016省际面板证据

CSSCI


2)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本学年,教师发表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论文15篇,其中SCISSCI论文13篇,南大核心CSSCI论文1篇,CSSCI扩展1篇,具体情况如下:

表4 2020年理论经济学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情况

序号

论文标题

作者姓名

作者类型

发表期刊

期刊收录情况

1

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吗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殷凤

通讯

技术经济

CSSCI扩展

2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殷凤

通讯

统计与决策

CSSCI

3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of titanium slag for effectiv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周吉峙

通讯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E)   /EI

4

Cycle   of Ni(II)-Ni(III)-Ni(II) in Ni-dop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activation of intercalated peroxydisulfate

周吉峙

通讯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E)   /EI

5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stability and phosphate mobility in the remediation of sediment by calcium nitrate

周吉峙

第一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SCI(E)   /EI

6

Evolution   of the Individual Attitude in the Risk Decis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周吉峙

通讯

SUSTAINABILITY

SCI(E)/SSCI

7

Efficient   activation of intercalated persulfate via a composite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周吉峙

通讯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SCI(E)   /EI

8

Evaluation   for the heavy metal risk i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周吉峙

通讯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E)   /EI

9

Simultaneous   recovery of phosphorus with nickel purification in nickel-plating wastewater via Fe/C   activated H2O2 oxidation

周吉峙

第一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E)/EI/ESI

10

INDUSTRIAL   GROWTH AND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UR I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USTRIA AND CHINA

周吉峙

第一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Y

SCI(E)

11

Risk   Evaluation of "Not-In-My-Back-Yard" Conflict Potential in   Facilities Group: A Case Study of Chemical Park in Xuwei New District, China

周吉峙

通讯

SUSTAINABILITY

SCI(E)/SSCI

12

The   public order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urban mass transit sustainable governance

朱婷

通讯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E)/EI/SSCI

13

CDM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in western China: An analysis using actor-centered power theory

朱婷

通讯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SCI(E)/EI/SSCI

14

Sustainable   co-governance of smart bike-sharing schemes based on consumers' perspective

朱婷

通讯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E)/EI/SSCI

15

Regional   difference in global unified efficiency of China-Evidence from city-level data

陆甦颖

通讯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E)/SSCI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专业点注重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依托管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完善“校---专业”四级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环节全覆盖。建立健全以院领导为核心,以系主任、优秀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为辅助的教学督导评估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并完善经济系现行教学研讨、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制度,关注学生体验,提升教学质量。

本专业为进一步推进学位论文的质量,结合自身情况编写了完备的培养过程监督体系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对培养过程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把控。对于课程成绩、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等环节考核处于靠后的研究生,由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学业警告、延期、分流等处理。 同时,通过课堂研讨、学术讨论会、科研平台和论文写作培训等多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性学术训练。加强学位论文的全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成立了论文质量评估组,对预答辩、盲审前、答辩前、答辩后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把控,要求研究生按照盲审专家、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论文修改,并由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组进行再次评估。

为进一步提升本专业学位论文质量,采用了包括多轮开题与预答辩,答辩中导师回避制度等措施。同时挑选校内外导师和理论经济学委员会专家组建本专业论文质量评估委员会。在开题、中期考核以及预答辩后对相关报告或论文进行随机抽检。2020年,理论经济学的首次学位论文盲审合格率92.30%,其中60%的论文在盲审中得分75分以上。在2020年举行的论文抽检中,本专业学位论文合格率100%

六、改进措施

1.主体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顺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最新需求,遵循新文科建设思路驱动专业综合改革,实施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协同育人、质量保障等措施推动内涵式发展,探索跨学科、跨学校、校企协同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主要举措: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背景下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立跨专业联合培养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以学科发展为指导,以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为目标,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平衡师资配置。同时,加强教师科研教学能力转换,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构建一流师资队伍。

3)推动课程体系改革,重塑教育教学形态

增加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通过“综合改革”、实习基地建设等项目形式,校内拨款支持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激励与支持。

4)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和学术群体的集体作用,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教学适当讲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将课堂讲授、课后阅读与课堂集中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独立见解。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须写出发言提纲,专业课授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发言、研究报告和期终考试、考核,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5)构建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体验

增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意识,持续健全“内部+外部”评价体系,每学年对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进行校内外同行评议,邀请校外导师、行业导师听课评课,并基于学生评课评教,跟踪课程教学质量,动态调整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一条:2020年度国际商务专硕年度报告

下一条:2020年度金融专硕年度报告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